孩子一天天長大,慢慢認識這個世界。隨著感官和運動能力成熟,孩子透過所有感官去探索世界,接收外界的訊息,在腦中整合分析,構成對世界的認知。孩子旺盛的好奇心、敏銳的觀察力、強烈想和這個世界互動並參與其中的熱情,常常讓我驚嘆感動!
林寶看到什麼東西都要問:「看裡面!」——視覺。媽媽喝咖啡,看完還要「摸!冰冰!」——觸覺。拿到小包裝的小饅頭,不急著打開吃,看完之後還要「搖一搖!」,放在耳朵旁邊聽聲音——聽覺。可以聞的要求聞聞看,可以吃的要求吃看看,更小的時候是不用問直接放嘴裡感受一下——嗅覺、味覺。
而且還特別愛分享,自己吃到脆脆的菜葉,要爸媽附耳過來聽「kau kau kau」的聲音,左耳聽完還要換右耳。媽媽勤奮一點小火煎魚,林寶記得煎魚脆脆好吃,隔天自己辦家家酒:「kau kau kau 煎魚,好吃!」
我們小時候應該也都是這樣的吧?對一切好奇,奮不顧身要親自動手,得到第一手經驗。有了孩子,最大的滿足之一,是重新發現像孩子一樣對生活的熱愛,對周遭一切重新感到新鮮、好奇。
未來還要自己陪林寶一年半,要和他一起玩什麼、學什麼呢?
在 Pinterest 打滾了兩年多,讀到國外網友媽媽提出 Tot School 的想法,在家裡規劃活動,讓學步期小小孩每天十幾分鐘,學些基本概念、訓練小肌肉一類的。
Simply Learning 這個網站的媽媽排出非常精實的課表:Tot School Themes,每週都有不同主題,從顏色、形狀、質感等概念開始,往下延伸出活動、閱讀、影片、讀經等等。她後來自己也說這樣實在太累了,再重來一次她會簡化一些。
Tot School 的想法我覺得很不錯。為寶寶提供多元的刺激自然不在話下。對我自己來說,心裡也有個底,不會覺得每天在家帶孩子,只是日復一日的無盡循環。不過每週準備一個主題,想起來都很嚇人,肯定堅持不了。以概念為主題我也覺得不太自然,一整個禮拜都講顏色,或是設定一個禮拜內學會形狀,有什麼意義呢?而且林寶已經自己學會顏色和形狀了啊。
兩週更換一次主題,我覺得是比較舒服的節奏。主題最好是能結合季節時令和節慶活動。這樣想下去,答案就自然出現了:24 節氣!
找了很多資料,看到這個很酷的說法:24 節氣就是中國版的 STEAM 課程。於是就把未來這年的計劃叫作「24節氣xSTEAM 」,名字取得厲害一點,比較不會半途而廢吧,哈哈哈!(關於STEAM我要另寫一篇)
計劃很簡單:每個節氣和孩子一起讀幾本書、出遊一趟、下廚一回、玩一種小肌肉或五感活動、畫幾次畫。可能還會加入一些影片或 APP。
以下是 2019 年的節氣日期,和相近的節日,之後每個節氣的計劃和記錄也就從這邊鏈接過去。這就算作目錄了吧。
4/ 5-清明-清明節
4/20-穀雨-復活節,地球日
5/21-小滿-禁菸節
6/ 6-芒種-水利節,端午節
6/21-夏至-漁民節
7/ 7-小暑-航海節,聾啞節
7/23-大暑-七夕
8/ 8-立秋-父親節
8/23-處暑-記者節
9/ 8-白露-體育節,中秋節
9/23-秋分-教師節,重陽節
10/ 8-寒露-雙十節
10/24-霜降-台灣光復節
11/ 8-立冬-地政節,自來水節
11/22-小雪-感恩節,盲人節
12/ 7-大雪-人權節
12/22-冬至-聖誕節,建築師節
1/ 6-小寒-司法節
1/20-大寒-自由日,春節
你帶孩子做過哪些呼應節慶或季節的活動,或是讀過哪些相關的繪本呢?請留言告訴我喲!